城市公共事业集团
近年来,能源行业通过采用智慧管理平台进行生产指导、调度、分析和数据整理,实现了快速发展。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引领供水、供热、供气等行业步入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大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互联网神经末梢网络,具备了监测、调控、指挥调度和数据采集等功能。然而,由于不同行业、企业和软件供应商的技术方案差异较大,政府在进行有效整合方面面临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基于政府管控需求的城市级综合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用于收集、整理、清洗和分析来自各个能源行业的数据,从而为政府提供有效的能源综合管理。
城市综合能源管理涉及电力、热力、燃气和石油四大核心领域,并与水务系统紧密相连。这些组成部分既独立运作,又相互融合,支持统一管理。本方案旨在为城市综合能源管控平台设计两级输出内容,并对企业级底层软件、硬件及功能提出具体要求。
城市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以满足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为目标,实行分级管理模式,侧重运行与应急保障、数据分析与方案制定、能耗与排放情况监控、质量控制与用户投诉处理以及行业、企业基本情况获取。
该平台的运作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行业的协作和数据支持,因此需与多个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包括:
与市政府城市级管理平台的对接:包括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城市综合应急管理平台、集中供热联调联供运行调度平台、城市居民政府服务与投诉平台等。
与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平台的对接:包括城市能源管理与能耗监测平台、环境监测与温室气体排放监管平台、能源储备与调配监控平台、城乡建设与住房管理平台等。
与社会相关行业管理平台的对接:包括城市供电运行调度平台、城市燃气运行调度平台、城市供水运行调度平台、中石油天然气供气调度平台、煤炭行业管理信息平台等。
通过上述平台之间的系统和网络对接,实现信息资源和运行数据的共享,促进城市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快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步伐,提高城市能源调度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供需两侧的管理能力,降低城市管理成本。
平台架构图
1、构建城市级能源数据库:通过建立详细的城市级能源数据库,实现对能源存储、运输及消耗过程的数字化监管。该数据库覆盖了城市供热、水务、燃气等基础保障行业,为政府在能源综合管理、调控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2、完善用能行业监管体系:建立全面的用能行业监管框架,不仅涵盖能源运营的监管,还包括服务质量的监督,确保各环节透明、高效运行,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3、深化用能企业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对用能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能耗指标、事故率和服务满意度等关键数据进行系统性统计和分析,可以全方位评估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为企业改进管理和技术提供依据。
4、强化城市用能应急管理:构建完善的用能应急管理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应急组织机构、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及充足的物资储备,形成一套完整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市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构建城市能源管理与能耗监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所有用能单位运营状态、系统安全及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管。通过集中化的数据管理和分析,不仅提升了监管效率,还增强了决策支持的准确性,为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供了坚实基础。
建设燃气信息可视化监控和指挥系统:该平台提供包括燃气管网监测、设施安全诊断、巡检管理等全面信息化工具,显著提高了燃气监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覆盖范围,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城市燃气供应的安全稳定。
构建城市水务监管平台:该平台通过水质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网监测等技术,实现对水资源利用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包括从城市水源地到水厂、泵站、污水处理厂以及取水/供水/排水管网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测,这不仅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为预防和应对水资源危机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设智慧供热监管服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供热基础信息管理、供热运行数据管理、供热能耗管理、供热服务评价管理以及供热安全及应急指挥等多项功能。通过对供热服务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供热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冬季供暖的安全可靠。